从技术标准上看,当然可以了。
央视的播出标准是标清DVW,清晰度要求在600线以上就可以了(750线更好)。5DII是35mm全画幅,足够了。
但如果你想在央视播出,除了设备的清晰度以外,还需要符合其它标准
1、标清格式
5DII录制的是高清1920*1080,所以需要转成720*576标清格式
2、画面的色度、亮度标准
央视播出审片是用矢量示波器,所以必须注意画面的色度、亮度指标。要平一些。
3、输出成DVW格式
你的成品要转成DVW格式看,因为央视是DVW标准,不接受其它格式的磁带
关于电视摄像方面的资料,你可以参考我的百度空间。有相关资料。5D II 对于家用摄像完全满足,但远远不能代替专业级和更专业的广播级摄像机。比如一台索尼790p的摄像机要几十万(不算镜头),5D2的价格也就相当于个专业的拾音话筒,而在性能上,5D2还远远不及。
不过5D2可以通过加装专门的周边设备来提升摄像方面的性能。
比如5D2的广告(成龙的),就是用5D2本身拍摄的。可以搜到拍摄花絮视频,片名叫《用EOS拍摄EOS》。
下面是电视台用摄像机的相关标准,5D2没几个满足的:
MPEG-2 视频标准在数字电视广播中的实施细则;
MPEG-2 系统标准在数字电视广播中的实施细则;
GB/T 17975.1-2000 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 第一部分:系统;
GB/T 17975.1-2000 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 第一部分:视频;
GB/T 17975.1-2000 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 第一部分:音频;
GY/T 212-2005 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编码器、解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T 161-2000 数字电视附属数据空间内数字音频和辅助数据的传输规范;
GY/T 165-2000电视中心播控系统数字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GY/T 174-2001 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
GB/T 14857-1993 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
GB/T 14919-1994 数字声音信号源编码技术规范。
5d2胜在景深和低照,而且具体要看和哪种档次的高清摄像机相比才好比较拍高清视频的费机子的真正原因是:5d mark2的传感器比较大,如果拍片子,由于连续性使用导致发热量也相应增加,而不像拍照片那样,传感器是有间歇“休息”的,这样必然导致传感器的寿命减少,但具体还没有官方数据来说明。相机就是相机,还是尽量使用她的本职工作吧,呵呵
关于拍摄和剪片,实在是一个比较复杂又难以言说的话题。如果说要怎么样才能剪出好片子,就更难讲了,除了一句“怎么好看怎么剪”,具体的估计得会费好大工夫才能说清楚,也许听领导的审片意见算是个捷径。以前,那些对非编有兴趣的人,会来问问,而我也只能讲讲非编的基本操作。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要讲剪辑,没有多少理论,自己也是从偷师开始,然后摸着石头过河的。所以一直以来我的观点是“修行在自身”。
当然,我也不想只能讲一些基本的操作。因为这些,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因此,接下来我要说的,是自己几年来的一些体会,希望能使你有些启发。但毕竟是一家之言,而且可能会扯到剪辑的技术和意识层面之外的;又或者是一些老生常谈,大家心里都明了的。所以,大家可以自行选择是否采纳,也欢迎批评指正。
很重要的一点,不管做什么,都要“活”,要求新求变,要思考,做个有想法的人。
说剪片之前,先说说拍摄吧。我实习的时候,我的老师们就说过,拍的画面要有动感,能“说话”,有表现力(即便是固定的一个大景,怎么也得像一幅画一样漂亮)。构图重要,画面中的内容也重要。而且构图、色温,拍摄手法,好多是在同一个镜头里表现出来的,要综合使用。
怎么样有表现力呢?比方说,单独的一个镜头,就能交代地点,环境,人物的身份,甚至于表现事件的进程,或者是能表现人物性格、心理等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有些镜头的拍摄需要等时机,简单的一个比方,一个医院的大门,也许你得等一辆救护车出入才能拍;又或者,某些特定的人群,肯定有属于他职业的特殊动作;或者是某些地点,有各自特色的环境,镜头里就应该充分表现出来。
当然,会有人说,医院、学校、企业车间、事业单位,或者马路、车上、飞机上,一个镜头就能让人看出来,所以这个时候,拍摄的构图,或者一些拍摄手法的运用就很重要。比如前景、背景的运用,推拉(急推急拉),景深的运用(由实变虚,由虚到实之类的,或者是边推拉边变焦),急甩,人物的反打(比如面对面的两个人,不管是对立冲突或者相互交流的,过肩的拍摄),斜拍或者仰角俯角(拍报纸标题、拍一排档案或者书籍、网页);包括一些人物的采访,有些一边介绍一边说的,可以运动起来;等等。
不同于平常的角度或者手法,可以带来不少新鲜感,画面相对会更有活力。不要总是肩扛的高度;不要总是在一个地方架着脚架转圈拍镜头;不要总是大景中景,没有特写;不要总是固定镜头、死板,没有运动;不要画面里的人在干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在画面中出现杂七杂八的东西,包括乱七八糟的现场声;尽量不要有别扭的摆拍,就像不要教被采访对象说什么……
实际上,所有的拍摄,应该尽量多地为后期考虑。比如说那些该拍的,不用废话;那些可拍可不拍的,能拍尽量拍;要考虑到一些画面的组接、转场的镜头,即便是那些抢拍瞬间,或者是记录一个完整过程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后期剪辑的需要,因为不一定最后播出的时候会整段保留。
尽管你不能预见成片是什么样子,但至少你得为它提供好的画面。还有,不要以为拍虚或者偏色,在后期就一定能调回来……
采访和写稿就不说了,总归也是要考虑到片子的可看性,注重电视的特性。
然后是剪片。标准是“好看”。
剪辑是充分展现电视优势的一个过程,从平面的文字到立体的声画。所以,你手上有很多的主动权,可以进行二次创作,把稿子里的精彩表现出来,还要能弥补稿子里的某些不足(比方说,不是每个文字都有对应的画面,所以你要想办法;又或者一些特技、音效,加音乐的段落,或是小片头之类)。
最开始的步骤,就是比对文稿,选好的画面。如果是做宣传片或者预告片,画面必须精挑细选,尤其是最后结尾落幅的画面。
正片剪辑,有一个加快进度的办法:看稿子的时候,大概什么地方用到什么画面,哪些是现有拍摄的,哪些可能要用到资料,或者图片。心里有数了,采集的时候相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采集。到了剪辑这一步,画面声音对号入座就行了。所以,有的时候,初剪花费的时间很可能比前期准备的时间要短,但是还要花不少的时间调整、精雕细琢。
具体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剪得好点呢?第一点,是上面说的,对号入座,就像讲故事,情节过程不要弄错;然后是具体的表现手法了,比如剪辑的风格,节奏的控制,例如讲到历史的和讲经济发展的,镜头长短肯定会不一样,后者应该是快节奏的;比如有些长的同期,要么删短,要么贴画面,也是节奏控制的一种手段。
还有需要用到的一些修饰的手法,比如哪里需要特技了,哪里需要音效,或者要加字幕了,哪里需要调颜色,哪里需要快镜头慢镜头,等等,酌情加之。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声音的选择。包括现场声,包括音乐。好的现场声可以交代环境、甚至一些细节,而且有了现场声,片子就不闷(就比方说,现在很多电影里的声音都是后期加上去的),能提神,片子就有吸引力。音乐的选择主要是为了表达情绪,或快节奏的表达欢乐与活力,或者慢节奏的抒情或煽情;镜头的节奏应该跟着音乐的节奏来。
剪的过程中,自己多看看,有那时候就凭自己的感觉,哪里不好的修改一下,不断改进以达到完善。
最后有些补充建议。一个是学习和融会贯通的问题,多看些好的电影,电视专题片,或者是其它台的一些节目、宣传片之类的,可以留意别人是怎么做的;有些手法可以直接学来用,大部分可能之给你点感受,也许潜意识里的改变,对你剪片的意识或者风格产生些影响。
第二个是积累,包括一些音乐,可以去下载(emule就行),各种类型的音乐,储备一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到了,保持不断更新的习惯;掌握些资料来源的途径;或者学学Photoshop之类;平时多些准备,总是好事。
虽然现在非编设备上有很大限制,但是如果你努力,我想总会做得更好点。
最后,谢谢你能看完这篇文章!
手要稳拿稳:双肘贴身;
随时拍:常用才是硬道理;
创新:从不同的角度(思维方式)出发,引出不同的创意